首页>课件>导航 > 热点专题

五年级语文《金钱的魔力》课件【三篇】

2021-01-11 16:1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五年级语文《金钱的魔力》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五年级语文《金钱的魔力》课件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马克吐温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3)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

  3.请孩子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总结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业

  1.看《百万英磅》全文。

  2.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我、托德、老板

  (见钱眼开、以貌取人、刻薄)

  

【篇二】五年级语文《金钱的魔力》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2、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⑴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⑵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⑶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

  ⑴“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⑵“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见钱眼开。)

  ⑶“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一副奴才相。)

  3、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总结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作业

  1、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百万英磅》全文。

  2、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教后反思】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前面,我把《百万英镑》这部小说给学生介绍了一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都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拿着这一百万英镑后过的是什么生活。带着兴趣学课文,学生的激很高,不管是朗读,还是思考问题都很积极。通过前面学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在分析本课作者分别对两个人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时,学生都能很轻松的说出,并找出有关句子,可见,对人物描写方法基本上能掌握了。

  

【篇三】五年级语文《金钱的魔力》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蹩、撵”。读读记记“刻薄、熔岩、窘况、阔佬、撵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代表作?

  3、谁读过这篇小说?你能介绍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吗?

  师:好,请你先介绍到这里,给没读过这篇小说的同学留下一点悬念。那么这个贫穷的年轻人,在得到这一百万英镑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像。

  4、刚才录像片中那个吃饭的人就是小说《百万英镑》的主人公。从这段录像片中你看懂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衣着寒酸却身揣百万英镑的主人公从饭店走出来后,又来到了裁缝店,那么在裁缝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面就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讲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情?在读的过程中呢,请同学们注意本课的字、词。

  2、如果有读错的字音,教师将适时地纠正。

  3、谁能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的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快速的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

  (2)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预设:

  学生可能会从对托德和老板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中汇报。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将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和老板的言行进行分析与体会,并渗透作者的写作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朗读,通过读来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

  3、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现在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已经理解了,那么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呢?

  四、总结写作特点、拓展延伸。

  1、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主要都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2、课文学到这,相信同学们一定对《百万英镑》这部小说充满了好奇,这位年轻贫穷的主人公结局到底如何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自己阅读本篇小说从中找到答案。

课件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