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我是小音乐家》这节课中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了解乐器的这部分。没等我演示完乐器演奏的姿势时,学生们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也说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样的。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再让个别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被我的音乐课吸引了,也说明了学生的训练有素。看到学生这么有兴致的参与音乐活动中来,我鼓励他们: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对于新教师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与学生的互动还做得不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早日成为一个!
【篇二】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属于过度阶段,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都很敏感,所以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是关注和他们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中除了教材中的必修曲子以外,我都会给他们拓展新的曲子,使孩子们的视野开阔,多听、多唱、多活动,是我上音乐课的主旨。孩子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任意展开想象,自我展示。我一直告诉孩子们,音乐课是让大家快乐的一节课,所以我的教学中也是充满笑声的,每一节课孩子们都是饱含期待的眼神,对于孩子们的期待和喜欢,我会问同学们喜欢唱什么歌,音乐课的时间还有剩余,就和他们聊聊,昨天教了两首课本之外的歌《虫儿飞》、《萤火虫》,他们很喜欢,学习的也快,快下课的时候还要求抄下来歌词,还真有学习的精神。 三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教育的中年级阶段,对于三年级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我并不陌生。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在教学中我一直让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尤其是孩子们德育的培养,所以在每一节的音乐教学中我都会或多或少的给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现在的教学绝不像以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其次,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三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不会特意的去模仿。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我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演,去创编。音乐课是孩子们展示自我,发挥专长的课程,但这些孩子的音准真是一个大问题,很喜欢唱,但总唱不准确,因为听的少,耳朵对音乐不敏感,在唱的时候,不注意听自己的声音,就很容易跑掉,现在就很关注他们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只有让他们多听,对口型唱,希望孩子们能有所进步吧。
【篇三】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可爱的家》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可爱的家庭,音乐优美抒情,节奏舒展,旋律流畅,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歌曲教学的重点是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是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演歌曲。整堂课,教师通过音乐活动、唱歌教学、创编歌词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情”的感受当中来感受音乐,在“情”的呼唤中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渴望。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从而启发了孩子去爱自己的家。充分的体现了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艺术原则。
教学中我力求在“合”的基础上表达音乐形象,所以在合唱教学前,先让学生看低声部旋律,整体聆听合唱部分的旋律,让学生在聆听中“找出”低声部的旋律,并跟唱。在唱的过程当中,将高,低声部的旋律设计为家庭中某个角色的歌声,用旋律模唱的方法学唱两个声部,或分组自主练唱相应角色的旋律,并互换旋律进行演唱。引导学生像和家人相处一样进行演唱,做到“和睦相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声音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平时对学生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他们进行歌唱习惯的常规培养。有好的音色,合唱的歌曲才能够产生和谐,更美的效果。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歌声要协调统一,从而做到在听觉上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合唱教学的目的。
本节音乐课教师激情、投入和感染力还不够深入。在新歌教学环节上,对学生难点点拨不够。由于受学生的家庭条件、居住环境以及音乐基础等影响,许多学生课外很少接触音乐,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术语很陌生,在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的情况下,学生课堂发言准确率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