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课件
【教学目标】
1、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读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安静神奇的灵性,激发她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4、涵咏品味课文语言,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春天,把这个词读一读,读了这个词,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2、再看老师板书:在春天前面加上触摸一词。
什么叫触摸,就是碰一碰,摸一摸。把课题读一读,读得美一点。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用什么触摸春天?)
二、初读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提的问题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大家读得很用心,很投入,下面老师就请同学起来读课文,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3、指名读课文。
4、相机出示文中一词流畅,比较体会它的含义。
三、研读
1、课文中是谁触摸春天呢?(板书:安静)
2、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用什么来触摸春天的呢?现在请你们拿出笔来,把课文中描写安静触摸春天的句子找出来,划下来,然后轻声地读一读。
3、交流:
⑴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流连什么意思?整天流连说明触摸春天的时间长。
⑵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读一读,看看安静用什么来触摸春天?(板书:用手用鼻)
再读一读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她的触觉很敏锐,对这些花很熟悉。)
⑶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读读句子,我看到了一个什么奇迹?哪个词也充分表示这是一个奇迹?(竟然)竟然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指意料之外。)这在安静的生命历程中也是一个奇迹,你从哪里体会到呢?(脸上充满了惊讶。)她惊讶什么?(全新的体验,全新的经历。)
⑷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
张望是什么意思?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安静是盲童,她看得见吗?她是用什么来张望呢?(板书:用心)
请大家用心地来把这节课文读一读。
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呢?作者也被这感人的情景感动了,她有想到了什么呢?
示课文后一节。读了这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生命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四、作业
课文用优美的语言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课文学完了,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一些怎样的作业呢?
【篇二】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
4、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说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1、明确研读内容: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交流了感悟,这篇课文有许多词句含义深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认真揣摩言外之意。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读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点播使学生理解引向深入。
4、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2、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说: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3、班交流:我在树林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4、同学们谈一谈对海论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五、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读后感想。
【篇三】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让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悟文中的人生哲理。
2、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板:春天)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能说说你们的所见所闻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春天,并用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从你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们对春天非常喜爱,有这样一
位女孩,她也喜爱春天,只不过她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触摸,来感受春天。(板:触摸)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触摸春天》。请大家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的,春天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说,难道还可以触摸?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寻找答案。
你们的神态告诉我,大家读得很投入,文中的一些词语你们都认识了吗?读一读下列词语。
小径穿梭悄然流畅瞬间弧线飞翔缤纷权利磕磕绊绊花繁叶茂
2、同学们这么快就掌握了这些词语,你们的学习效率真高。通过刚才的朗读,是谁在触摸?为什么触摸?触摸到春天的什么?生回答。(板书:盲童安静)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他们对于母语有一定的敏锐度,所以生字词的`学习主要以学生同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做到点面结合。)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一)引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
词或者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二)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多媒体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1.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⑴你从句子中哪些字词感受到神奇,不可思议?
⑵“竟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安静本来想拢住的是什么?“竟然”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能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悄然合拢”,全班做“悄然合拢”的动作。⑷指名读,范读,齐读这个句子。
2.出示句子: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⑴想想在生活中,你抓过蝴蝶吗?能抓住吗?好抓吗?
⑵自由朗读这句话。
⑶“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板书:神奇的灵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在这一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配以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神奇的事,也为后文学生感悟“神奇的灵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感受“神奇的灵性”
⑴“神奇的灵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别告诉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词句在向你透露着答案。
⑵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引导理解“神奇的灵性”)
1.出示句子: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①什么叫“整天”流连,早晨在花丛中穿梭,中午在花香中流连,晚上还在花丛中走着,从早走到晚。
②安静为什么每天在花香中流连啊?什么叫“流连”。
③正因为安静整天在花丛中流连,所以(出示句子),齐读:“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出示句子对比:
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说说更喜欢哪句话?
②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范读、齐读这句话。
3、教师总结:正因为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对每一朵花都是极其熟悉,她能够在花丛中自由的穿梭,她是如此的热爱春天,热爱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命的安静。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啊,神奇的灵性不就是安静对生命的这种热爱吗?(板书:热爱生命)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安静去感受这神奇的一刻把!(播放音乐,教师深情诵读):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轻轻地,悄然合拢,一只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你拢住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跃动在你的指间,跳动在你的心田,睁开眼睛,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味要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语言文字才能更好的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句子的比较、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真正做到了“形于外而感于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后自然段。
2.教师总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今天学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家用心想一想,你对生命又有了怎样的感悟呢?
五、布置作业,迁移内化
出示作业自助餐:
1.喜欢写作的你,把你对想对安静说的话,或者对生命的感悟写在一张小卡片上。(必做)
2.喜欢积累的你,把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词语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必做)
3.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